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彰顯著中華民族活態的文化基因。過大年,看大戲,歷來都是中國人迎春賀歲的優良傳統。前不久,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中國評劇院承制的“梅花傲雪總傳香——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上演,以戲曲名家攜親傳弟子同臺演出的方式,展現了京演集團旗下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北京市曲劇團三大院團造就名家大師、培育藝術人才和“出人出戲出精品”的企業文化和人文風采。
本場演出以“記憶傳神·回望過去不改初心”、“技藝傳戲·立足當下精益求精”、“寄意傳德·展望未來傳承經典”三個版塊呈現。戲曲大師通過回顧歷史、展開記憶,帶領弟子在舞臺上重現其在巔峰時期的經典之作,集中展現了多年來在戲曲傳承道路上的成果。在演出現場,觀眾既欣賞到了名家師徒的精湛演技與韻味十足的經典唱腔,又通過點滴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了解戲曲傳承路上的艱辛和輝煌,領略了戲曲藝術的別樣魅力。
評劇方面,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新派藝術代表、首屆“梅花獎”獲得者谷文月攜愛徒國家一級演員王麗京共同演出評劇《水冰心抗婚》“三杯酒”選段;白派藝術代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第二屆“梅花獎”獲得者劉萍攜嫡傳弟子國家一級演員、白玉蘭獎獲得者王平共同演出評劇《評劇皇后》選段;魏派藝術代表,非遺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李惟銓攜弟子于海泉共同演出評劇名段《包公賠情》;李派藝術代表,李派嫡傳弟子、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劉慧欣帶領優秀青年演員張琪演出評劇《無雙傳》“清秋凉夜”選段。
河北梆子方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王鳳芝攜六名學生共同演繹了河北梆子版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梅花獎”獲得者、72歲高齡的李二娥身體力行,詮釋傳承風貌,重新披掛上陣,帶領弟子張華共同演繹河北梆子武戲《大刀王懷女》;工文武小生、須生的國家一級演員張樹群帶領兩位優秀青年演員張穎超、王碩帶來河北梆子《秦英征西》選段。
曲劇方面,“梅花獎”獲得者、曲劇名家張紹榮帶領學生胡優表演了京味文化代表作北京曲劇《龍須溝》選段;國家一級演員盧雪文、盛國生是舞臺上多年合作默契的搭檔,共同演出了很多劇目,他們不但把各自技藝傳授給青年演員,同時也把合作的默契傳承后輩。這次他們帶領傳承學生、優秀青年演員宋潔、翟亞龍共同將北京曲劇《少年天子》中的經典戲曲唱段再現舞臺。
據介紹,多年來,京演集團積極推動戲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堅守劇種本體文化自覺的基礎上,以自有品牌項目、旗下院團項目為基礎,努力挖掘具有創新意識、高藝術品質的潛力人才,通過搭建演出平臺,引導院團文藝創作。本場演出不僅是集團和旗下三家戲曲院團奉獻給整個戲曲行業的一場傳統文化盛宴,更是集團著力于藝術人才傳承和培養的重要舉措。
作者:鄭榮健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來源:《中國藝術報》
精彩評論